真德秀(1178—1235年),字实夫,改字景元、希元,号西山,卒谥文忠。南宋建宁府浦城县人,庆元五年(1199)进士。历官江东转运副使,知泉州、福州、潭州,礼部侍郎、参知政事等。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,生平私淑朱熹。师事詹体仁,为朱熹再传。学术上,被誉为“西山之望,直继晦翁”。庆元党禁期间,朱子理学被诬为“伪学”,许多理学家受到迫害,真德秀毫无所惧,“慨然以斯文自任,讲习而服行之。党禁既开,而正学遂明于天下后世,多其力也。”为朱学的复盛出力尤多。著有《四书集编》《大学衍义》《心经》《西山文集》等。明正统二年(1437年)与胡安国、蔡沈同时从祀孔庙。
嘉定十四年(1221)在浦城仙阳建西山精舍,讲学其中。后又于宝庆三年(1227)在浦城城内建共极堂,学者仍沿其旧名称为西山精舍,元延祐四年(1317)赐名“西山书院”。两座书院均经历代多次重修,现分别为真德秀故居和宋贤真夫子祠。真德秀还于宝庆二年(1226),在浦城德星门外梦笔山建梦笔山房,这也是一所传道讲学的书院。梦笔山,因南朝江淹任吴兴(即浦城)县令时,留下了一个“梦笔生花”的美丽传说而得名。但真德秀并非冲着传说中虚无飘渺的文笔而去,因为理学家重道而不重文,故他请志同道合,与之齐名的魏了翁为之撰写了《梦笔山房记》一文,阐明了他的“用力于圣贤之学”的立场。
嘉定十四年(1221),真德秀所建西山精舍,在浦城仙阳镇,距县城约15公里。元延祐四年(1317)赐名“西山书院”。书院经历代多次重修,清咸丰八年(1858)毁于火。光绪十四年(1888)重修,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现存建筑坐北朝南,四周护以围墙,封闭式。故居为两进平房,,硬山顶,砖木结构,面积约1000平方米,左右两门有“鸢飞”“鱼跃”额题。前厅门额上悬“西山真先生旧宅”古匾,为清佩芬书;正厅悬挂清康熙四十五年御书“力明正学”金字匾额。前厅与正厅之间,有长廊、天井和花圃。故居内存“衍义亭故址”石碑,高1·75米,宽0·9米,楷书阴刻。因真德秀作《大学衍义》一书而建“衍义亭”,今亭圮碑存,犹为可宝。
(方彦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