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以仁,生平事迹未详,元代延平(今福建南平市延平区)人。南宋时,有游酢五世孙名严者,从建阳迁入延平吉溪里,游以仁为其曾孙。元延祐四年(1317),为使子孙不忘祖宗德业并发扬光大,游以仁与其族弟游以义等仿照建阳廌山书院旧式,在延平大凤凤池村新建了游定夫书院。
书院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南山镇凤池村,初名廌山书院。书院以"尊师立雪,明理传薪"为训,聘请名儒讲授理学,并于至治元年(1321年)设义田,立奖学金制度,资助族中贫困子弟进入书院学习。莘莘学子的向儒志道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,从而贤才辈出。
元明之交,书院倾圮。嘉靖三十三年(1554),在延平知府沈鎜倡导下,书院得以"改修","并建大门牌坊,祀宋儒游定夫先生。同知曾子钦,与分巡佥事吴朝凤建二门并两廊。"曾子钦应游酢十六世孙游居敬之请,撰《游定夫书院记》,记述书院扩建事宜,记文载于民国《南平县志・艺文志》。后书院历经兴废。清嘉庆元年(1796),后裔游昌莘又重新修复游定夫书院。
20世纪90年代,游氏后裔集资对书院加以修复。修复后的书院占地面积达2195平方米,建筑面积1093平方米,坐南朝北,依山面水,建筑风格古朴,与始建于元延祐三年的御史游定夫祠遥相呼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