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 返回
媒体宣传互动区线下展厅

当前位置:福建文化记忆>福建书院>文章

梧峰书院

  梧峰书院又叫梧桐书院,位于政和县澄源乡上洋村,光禄大夫许延二创办。

  许延二(830- -?)乃唐宣宗时期的银青光禄大夫,掌管银库,因被御史刘姑卿陷害,贬降楚州山阳县令。为避仇家,远抵南方寻找隐居之地,至现在政和澄源白鸽殿下马休息。只见所乘白马立于现在澄源村至上洋村之间的一株梧桐树下。这株梧桐与众不同,高十余丈,有十八个枝杈,树下又有一头白牛卧伏。白马白牛,一立一卧,似有故人相遇之亲切状。许延二见此奇迹,又遍视四周山形地势,认为这是一块宜于卜居的胜地,于是在此建村定居。许延二出京时带有三十二姓仆从七十二人众。建村之后,许延二率领众人伐木辟田,先后开拓清洋、澄洋、下洋、白洋、前洋等五洋之地。建立了上洋、澄源、星溪头、前村、温洋5个村庄。加上以后子孙分支开拓的北斗、黄岭、暖溪车盘坑,以及镇前乡的仁地,共计11个村庄。这11个村庄都是澄源乡较大的村庄,其子孙遍及全乡,成为澄源乡居民的主体部分。许延二在政和发展农业生产、传播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,创建了梧峰书院这座政和历史上最早的书院,来教育子孙、传播文化。在建立书院的同时,他还在澄源、北斗、星溪头三地建立清平寺、定风寺、凤栖寺等三座寺院,给政和这块荒山僻野带来了宗教信仰。据:

  至于梧峰书院创办的具体时间,相关地方志和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,我们只能从许延二南下的具体时间来予以估算。对许延二南下的具体时间有"宣宗大中九年(855 )"说和"宣宗大中十年(856)"说两种。在目前没有其他佐证材料的前提下,可以推定其建置时间不会早于唐宣宗大中九年(855)。据此,我们有理由认为,梧峰书院建置时间有可能在唐末,最迟也不会超过五代。

  梧峰书院遗址距离澄源乡上洋村只有几百米。书院面向澄源最高的南当山,背靠钟山。山下一片开阔地,四季绿树长青,花开花落,精致绝伦。书院就在一片绿树与花朵的簇拥中。早期的梧峰书院,是许氏家族子弟诵读经书的场所,同时也是许延二读书藏书之处,后逐渐衍变成为一所地方性的学校。许延二延请当地秀才任教,渐渐地,梧峰书院教学日趋完善,学生也越来越多,影响越来越大,成为闽北建置最早的书院之一。

  梧峰书院于1937年改为公立国民中心小学; 1942年校舍迁到澄源洋头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