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宣传互动区线下展厅

VIDEO 十八集大型电视专题片

布袋戏

  布袋戏又称布袋木偶戏。主要流传于福建泉州、漳州、与台湾等地区。布偶的头是用木头雕刻成中空的人头,除出偶头、戏偶手掌与人偶足部外,布袋戏偶身之躯干与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;演出时,将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。

第一集 闽南民居 31,650

 

  “红砖白石双坡曲,出砖入石燕尾脊,雕梁画栋皇宫石,中西合璧土木楼”。闽南传统民居,座座雕梁画栋,屋脊高翘;红墙白基,琉璃黛瓦;浮雕彩塑,修饰回廊窗棂瓦沿;名流书画,点缀门厅匾额楹联。篆隶楷行,工笔花鸟,集名人之遗墨,尽大家之气势;绚丽多彩、巧夺天工,集中西建筑之大成……

第二集 走进土楼 31,650

 

  穿越高山壑谷,座座土楼星罗棋布,如珍珠般洒落在青山绿水间,潺潺的溪水从群山中蜿蜒而来,在门前缠绵地流过……土楼傍山依水,居高壁垒,创造着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,同时也肩负着庇护民生的重任。

  或方或圆的土楼,夯起了闽西南人的精神家园,生生不息,尽展巍峨坚固的风采,独领风骚于中国古民居。

  土楼以悠久的历史、奇特的风格、巧妙的构筑、恢宏的规模,被誉为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葩。

第三集 民间信仰 31,650

 

  闽南民间,信仰庞杂。融高官文人之顶礼,集黎民百姓之膜拜,合中西宗教之大成。这里,既有西方的佛教、基督教、天主教,乃至于远古的婆罗门教、摩尼教;又有中国的道教。更为奇特的是,从古至今,民间所造神圣,难于胜数,诸如天后妈祖、保生大帝、三平祖师、临水夫人……无不是闽台两岸人民同敬同仰的庇佑神祗。

第四集 惠女服饰 31,650

 

“踏着海浪,

你从天边走来,

带着微笑,

带着东方的风采,

黄斗笠,花头巾映蓝惠安一片天,

蓝短衫,宽筒裤,腰间晃动的银腰链,

舞醉崇武连东海。”

她们开公路、修水利、种田地、管盐场、拉板车、

敬公婆、教子女,无论粗活重活,事事能干,样样出色。

她们就是闻名世界的惠安女。

惠安女因美丽、勤劳、贤惠和一身奇特服饰而著名,

不仅成了崇武古城的一道独特民俗景观,

更为崇武古城增添了难以言表的魅力。

第五集 泉州花灯 31,650

 

  它们千姿百态,栩栩如生;它们纷繁夺目,五彩斑斓;集书法绘画、彩扎糊裱、锡雕刀刻于一身;几近失传又再现,意匠生新传其神,针针刺出新花样,丝丝刻出云卷舒……

第六集 李尧宝刻纸 31,650

 

  李尧宝,他的作品精细流畅,刻工纤毫毕露。他是南方剪纸流派的代表人物,他是泉州刻纸的代名词……

  一把小小的錾刀,一方小小的刻纸,秉承着铁骨精神与阔大胸怀,承载着大千世界与醇情流韵,留下的是挥之不去的记忆。

第七集 漳浦剪纸 31,650

 

  漳浦剪纸,俗称绞花,既有古拙的一面,又有细腻之精巧。林桃之古拙,直追汉唐,令现代美术家大为感叹,誉之以“民间毕加索”。黄素、陈秋日之细腻,紧扣当代,令花瓣、鸟翎丝丝入扣,栩栩如生。

  漳浦剪纸,融中原文化、海洋文化于一体,名列中国南方派剪纸之巅峰。

第八集 木偶头雕刻 31,650

 

  “傀儡登场假胜真,镂雕妙技巧通神,凭君地母天公手,展现千姿百态人。” 别看那小小的木偶,却构思奇巧,手法新颖,从设计到制作,可谓巧夺天工。

第九集 惠安石雕 31,650

 

  如果以“骏马秋风塞北”来比喻北派石雕的豪放壮伟特征,那么形容南派婉约精美的特色,便是“杏花春雨江南”。

  惠安石雕,汲取了闽南青山秀水的几分灵气而形成了精雕细刻、纤巧灵动的南派石雕艺术的风格。

  影雕,是惠安一种独特的石雕工艺技法。通过黑、灰、白的对比表现出照片效果,乍看是影像、细察是雕刻,被誉为“石雕奇葩”、“中华一绝”。

第十集 厦门漆线雕 31,650

 

  漆线雕作品镂金错彩,金碧辉煌,富贵典雅,美不胜收,如中国的重彩工笔画,适合表现装饰性形象的古典题材。

  它完整地保留闽南民间艺术特色,五彩杂陈,金银交错的典型美凸显中华民族特色,作为国宾礼品,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传递着中国的文化和礼仪。

第十一集 德化瓷器 31,650

 

  德化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于世,与江西景德镇、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的“三大瓷都”。德化白瓷瓷质优良,洁白如玉,胎骨细密,透光度好,釉面晶莹光亮,具有透明感,享有“中国白”的美称,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。

第十二集 古乐南音 31,650

 

  泉南胜景,花灯满街,箫管彻夜不绝,闭眼聆听,顿会思绪飘然,心弦撩动,不自觉地去追寻那缠绵柔缓的音律。那,就是闽南古老的南音……

  南音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保存最丰富、最完整的乐种之一,如今是世界文化遗产。

  “夜晚的百源清池畔,到处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南音演出。铜佛寺的牌坊旁、古榕树下,还有池中的亭榭,南音随意漫溢。甜美轻软,珠圆玉润,曲中三昧在古城的上空缭绕。”

第十三集 拍胸舞 31,650

 

  历经数千年时光流转,古闽越族祭祀舞蹈早已演化为闽南民间独特的舞蹈样式,在闽南一带繁衍生息。

  他们双手变幻有序地拍打着胸膛、手臂、大腿,曲起的双臂猛然夹击两肋,发出清脆的响声。时而跳跃,时而跪蹲,时而抬脚,时而踢腿,颤头迈步,或拍胸夹腋,或屈臂击肘,或勾脚拍腿,好不酣畅自如。这就是广泛流传于福建南部沿海以及金门、台湾等地的拍胸舞。

第十四集 悬丝傀儡 31,650

 

  “四将开台尽展绝技,万千气象凝于指尖”。2008年8月8日,泉州提线木偶在奥运开幕式精彩亮相,一出《四将开台》,让世人永远记住了泉州提线木偶。

  提线木偶,古称“悬丝傀儡”。由偶头、笼腹、四肢、提线和勾牌组成。传统的提线木偶最多只有十六条线。如今泉州木偶剧团做到了“掌中36条线,演绎神话传说、百姓故事”。

第十五集 布袋木偶戏 31,650

 

  “锣鼓弦乐弹,掌中乾坤转。”“一口说出千古事,十指弄成百万兵。”这两副对联,描述的就是布袋木偶戏。

  布袋戏,又称“掌中木偶”,以福建漳州、泉州最盛。布袋戏的舞台充满了神奇的魔力,木偶们模仿着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动作、喜怒哀乐的情感,栩栩如生、活灵活现;甚至一些人戏中无法做到的动作,布袋木偶却能运用自如,这种奇幻的表演,从木偶戏诞生以来,就让无数人为之着迷。

第十六集 高甲戏 31,650

 

  在泉州城乡两千多个大大小小露天戏台上,不论是民俗节庆、人生仪礼、还是迎神赛会,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,锣鼓声此起彼伏。这就是高甲戏,她带着浓烈的闽南地域草根本色,是一种流行于闽南方言地区的一个剧种。

  “丑戏”是高甲戏最突出的特征之一。上世纪60年代,一出《连升三级》使闽南高甲戏名扬华东,声振京华,盛演不衰。1993年,该剧被收入《中国当代十大喜剧集》。

第十七集 梨园戏 31,650

 

  “喧喧箫管逐歌讴,月落霜侵剧未收。一曲分明《荔镜记》,换来腔板唱潮州。” 。

  情致柔美的舞姿,格调清丽的唱腔。梨园戏植根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,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典戏曲的诸多文学与演出形态,被戏曲学术界誉称为“古南戏的活化石”。

第十八集 铁观音 31,650

 

  “烹来勺水浅杯斟,尽不余香舌本寻。七碗漫夸能畅饮,可曾品过铁观音?”

  铁观音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,是乌龙茶的典范。它色泽乌润,沉重似铁,汤色金黄明亮,香气馥郁悠长,滋味醇厚甘鲜。其天然的“兰花香”和特殊的“观音韵”令人心旷神怡、回味无穷。

  • 第一集 闽南民居

  • 第二集 走进土楼

  • 第三集 民间信仰

  • 第四集 惠女服饰

  • 第五集 泉州花灯

  • 第六集 李尧宝刻纸

  • 第七集 漳浦剪纸

  • 第八集 木偶头雕刻

  • 第九集 惠安石雕

  • 第十集 厦门漆线雕

  • 第十一集 德化瓷器

  • 第十二集 古乐南音

  • 第十三集 拍胸舞

  • 第十四集 悬丝傀儡

  • 第十五集 布袋木偶戏

  • 第十六集 高甲戏

  • 第十七集 梨园戏

  • 第十八集 铁观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