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福建文化记忆>闽南文化>文章列表
布袋戏又称布袋木偶戏。主要流传于福建泉州、漳州、与台湾等地区。布偶的头是用木头雕刻成中空的人头,除出偶头、戏偶手掌与人偶足部外,布袋戏偶身之躯干与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;演出时,将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。
拍胸舞自古闽越族祭祀舞蹈源发开始,在八闽大地上世代传衍。拍胸舞是男性舞蹈。舞者一般头戴草箍,身穿黑色大衩裤,腰围布带,赤膊拍胸。它的基本动作为打七响,表演风格开阔、明朗、热烈、欢快,队形变化有序,粗犷中透出美感,古朴中融入现代,因此又被称为东方迪斯科。
泉州南音,原称弦管,被誉为“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”,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演奏时横抱琵琶、三弦居右,竖吹洞箫、二弦在左,执拍板者居中而歌。源自汉代相和歌“丝竹更相和,执节者歌”的形式。南音传衍闽南各地和港澳台,并远播菲律宾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印尼等闽南华侨聚居地。
3月16日上午,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郑国光主持召开京区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、局机关全体干部会议,传达学习全国“两会”精神,郑国光同志重点传达了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内容和“两会”主要精神。全国政协委员、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刘春平介绍了参加“两会”有关情况。郑国光同志重点传达了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内容和“两会”主要精神。全国政协委员、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刘春平介绍了参加“两会”有关情况。
石狮端午节闽台对渡文化习俗延续数百年,其中海上泼水活动是全国独有的海上泼水民俗活动。树立在蚶江海防官署遗址上的《对渡碑》记载:“蚶江为泉州总口,与台湾之鹿仔港对渡…大小商渔,往来利涉,其视鹿仔港,直户庭耳”。闽台之间这种“户”与“庭”的关系就是自家人的关系,一家人的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