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宣传互动区线下展厅

VIDEO 十五集大型电视专题片

五一文化之旅-安溪湖头老城区

  走进安溪湖头老城区,“一代名相”李光地的家族所建的明清古民居随处可见,新衙、旧衙、问房、贤良祠、家庙、世家祖厝、宗城土楼及二衙、三衙、四衙等60多座古建筑,形成以李光地文化为主题的“相地府衙群”。刚好去附近的博友,可以去看看。

第一集 一脉书香和平镇 31,650

 

  太极宗师张三丰出生在邵武市和平镇坎下村。作为正统儒学经典的传习要地,在和平镇为数众多的民居古建与书院文化土壤中,却滋养了张三丰这个“出身不好的孩子”。而志向高远、独辟蹊径、终身坚守的处世之道,又何尝不是厚积的文化传统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共同培育的参天之树。在张三丰出生地的探寻中,品味“一脉书香”的芬芳,总会涌起难以忘怀的记忆。

第二集 茶市兴衰下梅村 31,650

 

  清王朝实施海禁制度后,武夷茶要出山,就只能走崇安至江西铅山这“华山一条道”,遂成就了下梅村“万里茶路”的盛名。邹氏四兄弟开办的“景隆号”与晋商诚信经营的商道与人文,构成了一幅“三雕艺术”、家族管理、水乡风貌的独特环境。然而,繁华落尽终有时,辗转流年未可知。今天的下梅村,当溪两岸的“美人靠”风韵犹存,已成为游人休憩的“每人靠”,而茶市兴衰的历史印记依然绵延。

第三集 民间故宫培田村 31,650

 

  项南为官时,三次回乡留下了“三句话”。于是,念好“山”字经、促进旅游文化经济,便与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独特的客家“九厅十八井”紧紧地联系在一起。皇宫气势的霞蔚、徽派建筑的形制、苏州园林的布局,存留了诸多北方文明和中原遗风,称得上是散落民间的“故宫”。培田地处交通要塞,自古崇文尚武、耕读传家,官厅的高贵、“剑狮”的神秘、吴拔祯的传奇、妇女学校“容膝居”,展现了古与今、新与旧、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抉择与智慧。

第四集 畲乡风情半月里 31,650

 

  随着现代交通业的发展,曾经辉煌一时的半月里成了僻壤之地。也正因为如此,使得这里的畲族文化遗产得以较为完好的保留,纯朴的民俗风情延续至今。雷其松办起了畲族家庭博物馆而成了畲乡名人、拥有千年传统的畲族婚礼总是那样的撩人心弦,“山哈人”的人生信条、“流米泉”的美好传说,小说歌的文学地位、畲歌传统的日渐式微……,雪鬓白发的耄耋老人钟昌尧唱起畲歌来就精神百倍,他写完写断的无数圆珠笔、自来水笔芯,一簇簇地注解着濒临绝境的畲族文化和畲族风情。

第五集 中华奇观浦源村 31,650

 

  周宁县浦源古村的“鱼葬”习俗,体现了人与自然亲如一家的和谐共荣。从浦源人敬鲤爱鲤的千年传承出发,将“鲤鱼溪”所处的闽东地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致,以及世居鲤鱼溪两岸的浦源人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作一番别具一格的探讨和解读,便有了“一水两岸三山”的天造地设,“七透巷”“七星井”的巷道布局,暗红、灰白、土黄、青灰掩映的建筑形态,人鱼同乐的中华奇观。鲤鱼之于浦源,早已融入了每一个浦源人的血液。

第六集 客家祖地石壁村 31,650

 

  “北有大槐树,南有石壁村”,在客家先民迁徙和发展的漫长历史中,石壁村演绎着从散到聚、又从聚到散的“中转站”角色,并被客家人尊为“祖地”。一条笔直的“客家之路”折射的是客家人曲折跌宕、辗转艰辛的心路。来自中原华胄之一的客家民系,用信念在石壁镌刻下独具特色的建筑源流、客家语言、客家礼俗和客家精神。山歌的婉转、绣娘的巧手、擂茶的香甜,勾勒着客家人浓郁的情思。今日复归故里,聚散之间,已是千年!

第七集 出版基地四堡乡 31,650

 

  2011年,连城四堡用一份晚清时期的印工合约,展示了当年印刷业和造纸业的繁盛。在交通闭塞的四堡,何以奠基雕版印业并演绎着一段长达数百年之久的产业之旅?在一册册油墨飘香的雕版图书、一块块古色古香的雕版和一张张古朴纤细的连史纸背后,又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?从中引发出的关于产业与商业、发端与发展、辉煌与式微、文明与困顿的理性探讨,便是承传文化传统、续写社会文明的注解。

第八集 兴诗立礼塔下村 31,650

 

  南靖县塔下村,有着全国绝无仅有的石龙旗阵,有着各具形态、独具特色的客家土楼,体现了客家人非同凡响的思维和传统;张氏家庙和塔下张氏在海内外的打拼与成就,最终回归故里、回报桑梓,凝聚成了家庙前一杆杆朝天而阙的石龙旗。崇山峻岭之中的太极水乡、张扬个性的嵌瓷浮雕、一半高一半低的围裙楼,诗书不可不读的朱子训示,兴诗立礼的家教传承,为寿者立旗的尊祖重孝。多条主线纵横交错,凸显的是“不管路行多远,根在桑梓”的家国情怀和家风传承。

第九集 山中明珠桂峰村 31,650

 

  桂峰村因桂树桂花得名。“夫妻桂树”数百年守望,隐衬了蔡襄后世为尊祖避世,带着妻女儿孙披荆斩棘的坚贞爱情。爱情亲情,祖训家风,书香传统,共同滋养着闽中的蔡氏家族,造就了一幢幢别具特色的民居古建,也造就了为数众多的进士举人。蔡氏宗祠、石狮厝、“小布达拉宫”见证了繁华,也见证了风雨。唯有印桥边、古驿道中,那一株为爱情、亲情、民族情守望了数百年的丹桂,犹如一位卓世的坚贞女子,继续守护着闽中桂峰,净化着一方村野、山中明珠。

第十集 夜赛龙舟三溪村 31,650

 

  自古龙舟日竞渡,独有三溪夜赛航。长乐县江田镇三溪村的夜赛龙舟,在全国独具特色。因夜赛龙舟而率先倡导男女平等,由男女平等而开化社会文明,由自古而来的开明风气而英才辈出,从而形成了一条由今溯源的逻辑链条;娓娓道来的朱子文化和植柱庙、朝元观、鹫岭祠、天龙井、破石潭等的故事,融合了三溪这个地方兼容并包的民间信仰、独特风情;地处海滨的地理变迁、记述着各个时期历史风尚的摩崖石刻、还有别具特色的建筑遗存,呈现了三溪人对和谐环境的注重与追求。

第十一集 闽中望族林浦村 31,650

 

  福州城南的林浦村有座泰山宫,是我国东南沿海唯一的帝王行宫,自然有着传奇故事。明代中叶以来,在中国千年科举史上绝无仅有的“七科八进士、三世五尚书”,更是为林浦村的林氏一族编织了奇妙的光环。炽盛文风和名人俊彦,为闽中福地增添了许多人文气息和文化力量,串连着现代都市中的古村落文化生态。

第十二集 水乡秀色洋尾村 31,650

 

 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谱系渊源,竟然追溯到莆田洋尾“白塘李氏”,这个鲜为人知的滨海古村落因此多出了许多“八卦”新闻。深入涵江白塘湖畔的洋尾村,映入眼帘的不仅有水乡秀色,还有着各种动人的历史掌故、名人传说、民居古建、民风乡俗。南宋时期的传奇人物李富,用爱国爱乡、乐善好施定格家规祖训;“走桥念志”的俗语,被莆田方言谐音成“吃茄摘蒂”的语境;数度拒袁出仕的晚清遗臣江春霖,注解了光明磊落、刚直不阿的品格。这一切,浓缩为洋尾村的一卷族谱、两块匾额、三坊牌楼、四座祠堂、五方石碑、六座古居,诠释着“变”与“不变”的亘古真蒂。

第十三集 卫所之光福全村 31,650

 

  明代朱元璋布局的一座“守城”绊住了倭寇烧杀抢掠的铁骑;蒋君用“秀才带兵”突袭敌营,与收复兴化府的俞大猷互为呼应,取得了东南抗倭的全线大捷。卫所之地福全村,以戍卫边城、孔武刚强著称于世,却以柔弱绵软、闺怨别情的南音作为情感的寄托,其生民的活动轨迹诠释了人类至刚至柔的本性。与历史掌故交相辉映的,还有闽南红砖建筑、小洋楼、闽南划拳习俗和音乐活化石南音等独具特色的风俗景致。

第十四集 商贸重地九峰镇 31,650

 

  平和县九峰镇素有“闽粤边贸重镇”之称,也是闽西客家文化向沿海拓展的通道。这种地缘张力,不仅促成了民间商贸的蓬勃发展,也造就了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:远高他邑的官府规制,近乎府级规模的县级文庙,“下街仔”的明清老街,尊大诗人王维为神的城隍庙,闽西客家文化与闽南文化相生相融的文化传承和民俗特点。从商贸重镇着手,以历史典故和名人掌故穿插,结构出闽西南社会的文化融合和既多样又统一的文化形态。平和县九峰镇的婀娜,掩映在多彩多姿的诉说之中。

第十五集 廉山廉水廉政村 31,650

 

  福安市溪潭镇的廉村,以“廉”作为自己的名片,而廉村、廉水、廉岭的“三廉”地域认同,与为数众多的古建筑遗存相映成趣,结构出别具一格的民风廉俗。这一切,不仅仅源于“破闽省之天荒”、“开闽第一进士”的“苜蓿廉臣”薛令之的声名,更在于村民对“清正廉洁”传统文化的尊崇和自觉。廉山廉水廉政村,徜徉在廉村的山水之间,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,诚然酣畅淋漓的洗礼。

  • 第一集 一脉书香和平镇

  • 第二集 茶市兴衰下梅村

  • 第三集 民间故宫培田村

  • 第四集 畲乡风情半月里

  • 第五集 中华奇观浦源村

  • 第六集 客家祖地石壁村

  • 第七集 出版基地四堡乡

  • 第八集 兴诗立礼塔下村

  • 第九集 山中明珠桂峰村

  • 第十集 夜赛龙舟三溪村

  • 第十一集 闽中望族林浦村

  • 第十二集 水乡秀色洋尾村

  • 第十三集 卫所之光福全村

  • 第十四集 商贸重地九峰镇

  • 第十五集 廉山廉水廉政村